《低俗喜剧》,仅仅就是一部喜剧!

  • 暂无

  最近,香港艺术发展局公布了艺评奖获奖名单。一篇针对影片《低俗喜剧》进行批评的文章,获得了金奖,从而在香港引起极大的争论。通读这篇获得金奖的文章,我完全不同意作者的观点。这样的文章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的首肯,刚开始我真的有点担心是否对香港的文化发展造成极度不利的影响。但幸好香港暂时还是一个自由的城市,相信这样的争议也只是茶杯里的风波,很快应该就会平息了。拍低俗电影的,会继续拍;批评的,会继续批评。

  这,正是香港可爱的地方!

  我不是香港人,但因为生活在珠三角,小时候在房顶树个鱼骨天线,就能看到香港电视。稍大一点,又从不同的途径看了好多港产片。虽然,近年美国大片几乎通杀所有银幕,大陆电影人也拍出了不少“大片”,但相对而言,像《无间道》、《桃姐》、《寒战》这样的港产片更符合我的胃口。即便是《低俗喜剧》这样的低成本电影,我看起来也觉得比《无极》、《金陵十三钗》之类的耗资巨大的所谓“大片”,好看得多!

  批评者多有批评香港是文化沙漠,但我不觉得是这样。我相信文化是有多样性的,就正如宗教一样,你可以信耶稣,我也可以信释迦摩尼。阳春白雪固然是文化,但下里巴人也不见得就不是文化。就香港电影来说,如果拍纯艺术的东西,的确是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。但这不能成为批评香港文化的一个理由,因为这是全世界的通病。《艺术家》能获得奥斯卡,但在美国又有多少人进电影院看这个电影呢?又比如冯小刚的《一九四二》,为什么会在票房上输给《泰囧》,难道真的是因为《一九四二》艺术水平太低了吗?

  无疑,香港电影人大多都急功近利,票房好的时候,粗制滥造,拍了太多烂片,以致让香港电影沉沦至今。现在眼见大陆电影市场发展日益成熟,又纷纷自我阉割,北上拍片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像彭浩翔这样的坚守香港本土文化的导演,真是很难得。如果连这样的导演也要批评,那怎样的导演才是好导演呢?难道好导演就非得以大陆票房收入为依据来评吗?如果这样,香港文化的多样性又从何说起呢?如果所有香港人都北望神州,背弃香港的核心价值,那香港还会是香港吗?

  批评者认为彭浩翔是以“低俗性”偷换“本土性”,让港人误认为低下品味,就是“正宗港味”。我不认为是这样的。试问,何为低俗?何为品味低下?讲粗口就是低俗?卖弄色情就是品味低下?那只是批评者把自己捧得太高了吧?你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身穿绫罗绸缎的贵妇,但去批评一个因贫穷而衣不蔽体的人下流,就显得很可笑了。

  既然二人转也能上央视,那为什么讲粗口就不能出现在电影里?无疑,生活环境的差异,会导致文明程度的不同。生活在上流社会,可能都会言语得体,斯文有礼。普罗阶层嘛,语言难免粗俗,举止难免轻浮。但这不代表彼此在道德层面上有所差异。“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。”在香港的慈善筹款节目中,就算李嘉诚捐一亿,我也不觉得他比一个在街市卖鱼的捐100块高尚到那里去。

  至于卖弄色情,《低俗喜剧》本身就是三级片,不卖弄色情,难道在电影里讲耶稣基督吗?更何况,《低俗喜剧》里面的所谓色情,完全没有粗暴的裸露性爱情景,充其量就好像在酒桌上说了个黄色笑话一样,我觉得是无伤大雅的,反倒显得接地气、近人性。这比那些动辄搭个十八层高台,站在上面说教的电影更让人有亲近感。

  粗口、色情,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中,哪有不存在的?心中坦荡荡,说几句粗口又如何?如果心里龌龊,那满嘴仁义道德又如何?就好像《泰坦尼克号》,把裸露镜头剪掉了又如何?是不是就代表我们的道德水平比别人高呢?只怕,反倒成为全世界的笑话吧了!

  香港电影拍了不少赌片、黑帮片、色情片,周润发是赌神,周星驰是赌圣,刘德华是赌侠,但也不见得把所有香港人熏陶成赌鬼。郑伊健、陈小春是古惑仔,但也不见得把香港青少年引导成黑社会。叶玉卿拍完三级片可以嫁入豪门、彭丹在电影里卖弄色情业可以在大陆当个什么委员,但也不见得让香港的姑娘们都愿意出卖色相。如果仅仅因为《低俗喜剧》卖座,就说这电影让香港人认为低下品味,就是“正宗港味”,未免太看低香港人的智商了吧!

  电影男主角杜汶澤说:“低俗是港產片的一個核心價值。”我个人是完全认同的。吴宇森的电影暴力血腥,不低俗吗?但欣赏者认为这是暴力美学。周星驰电影里面,反复出现什么“抓波龙爪手”“贫僧法号梦遗”“冚家铲泥齐种树,汝家池塘多鲛鱼”这些屎尿屁,不低俗吗?欣赏者认为这是后现代主义。

  香港电影最重要的特质,就是贴近普罗大众的欣赏口味。市民生活本来就是低俗,在香港、在广东,“冚家铲”“多鲛鱼”“嫲捻烦”之类的口头禅随处可闻。难道市井之徒会文绉绉的之乎者也吗?有人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,但又要高于生活,所以就是拍黑帮片,那些古惑仔都不说粗口;但也有人觉得艺术就是生活真实的反映,甚至是夸张的反映,所以电影里粗口满天飞。这只是电影创作者个人选择问题,实在没有高低之分。

  批评者还认为《低俗喜剧》反大陆化,反映了港人内心的狹隘與恐懼,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。无疑,香港社会近来是就港陆关系出现了很大的争议,从蝗虫论到奶粉限购,都反映了港陆关系有点不和谐。但就《低俗喜剧》而言,说什么反大陆化,未免有点上纲上线之嫌了。

  电影里郑中基饰演的暴龙哥,是一个野蛮荒唐、不学无术的大陆黑社会。但如果平心而论,在我们身边,难道像暴龙哥这样的人少吗?暴龙哥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,类似的意思是,无论杜汶泽在广西犯了什么事,哪怕是撞死人,只要他暴龙哥出面,没有搞不定的。像这样的话语,难道我们在大陆没听说过?如果电影里嘲弄了大陆人,那也只是嘲弄了像暴龙哥这样的财富来路不明的暴发户而已,如果硬要扯上是对所有大陆人的嘲笑,那作者未免心理过于阴暗狭隘了吧。

  在文艺作品里,把某些人标签化当然是很下作的,比如我们的抗日剧,凡是中华儿女都是武功高强、智商过人、视死如归,凡是日本鬼子就猥琐怕死、智商为零,如果抗日史果真如此,那我们还要打八年这么久吗?但在反标签化的同时,又切忌走向另一个极端,就是认为所有创作都另有所指。想当年,李连杰主演的好莱坞电影《狼犬丹尼》,被指辱华,因为电影中,李连杰有颈带项圈的镜头。但看过电影之后,我觉得这样的指责太过牵强。如果李连杰的角色辱华,那扮演控制李连杰的哪个美国人,就肯定辱美了。最起码李连杰的角色最后都走向正义、走向人性,而哪个美国黑帮头子从头到尾就连一点人性都没有,简直就是人渣中的人渣,人渣中的战斗机。

  说回《低俗喜剧》,如果暴龙哥的角色侮辱了大陆人,那杜汶泽的角色呢,是不是就侮辱了香港人呢?在电影中,杜汶泽饰演的电影监制,潜规则女演员、软弱怕死、做人做事没原则,被暴龙哥一恐吓,就连兽交这样的行为都做得出来,难道这不是侮辱了香港人吗?

  但看过电影的人,应该都不会觉得所有大陆人都是暴龙哥,也不会有人觉得所有香港人都是那个电影监制。当然,脑残除外!对自己有自信的人,不怕别人嘲笑,反而经常自嘲。没有自信的人,才会觉得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自己。

  至于批评者从电影中解读出“港人臣服於大陸在經濟層面的強盛,卻又決計不肯放棄精神層面殘存的優越感,這種一邊依賴、一邊排斥的矛盾關係”,我就只能表示膜拜了。港陆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,只要看看罗湖口岸摩肩接踵的人流,就知道这种融合是不可逆的。但融合不是谁吃掉谁,不是谁臣服于谁,而是彼此尊重差异,彼此欣赏,彼此学习。批评者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,和少数香港人的抱残守缺,正是造成现在陆港矛盾的主因。

  借用某部电视剧的台词:何为和谐?和諧唔係一百個人講同一說話,和諧係一百個人有一百句唔同說話之餘,又互相尊重。香港电影走到今时今日,已经失去了许多香港的特色,赌片不拍了,黑帮片不拍了,鬼片不拍了,色情片也少拍了,因为这些在大陆都不能上映。甚至警匪片也一定要警察赢了古惑仔,因为这样才政治正确。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香港的电影和大陆的,又有什么分别呢?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和谐又从何说起呢?尊重又从何说起呢?

  电影只是一个娱乐的方式,实在不宜过度进行政治解读,也只有尊重创作者,让电影人自由发挥,才能拍出好的电影。但遗憾的是,好多人都认为和谐就是众口一词,而不是和而不同。就好像我们广东人,让孩子学习普通话,我们是愿意的,但如果禁止孩子说粤语,那就太过分了吧。但我们广东好多学校就是这样做,甚至宁愿鼓励孩子说英语,也不让说粤语。

  文化、艺术、民俗这些不是科学,没有标准答案,是不能统一的。喜欢怎么样的文化,欣赏什么样的艺术,祖祖辈辈流传下来什么习俗,都是很个人的东西,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。你可以不喜欢我的选择,但请你尊重我的选择。

  《低俗喜剧》,仅仅就是一部喜剧而已,过分解读,横加指责,实在不适宜。

下载地址


站长免费送一张200G流量,正规三大运营商流量卡
 影音
 
?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以下吧
点赞 分享
评论 共28条